我覺得沈芯菱姐姐是一個
非常
非常棒的慈善家
她在我們相同年紀的時候
她就做很多公益
然後做特別有愛心的事
她處處為人著想
她雖然小時候很貧窮
但是她努力學習
然後學會用電腦
然後
幫助了很多
一些窮苦的農民
各位對電腦一定都不陌生吧
可是大家都用電腦來做什麼事情呢
上網找資料
打電動
還是交朋友呢
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沈芯菱姐姐
在她11歲的時候
就懂得利用電腦
幫助家鄉果農
賣了60多萬斤的文旦喔
在11歲那一年
就大概小學四年級的時候
有一天就放學回去找阿嬤玩
然後才驚見怎麼
怎麼會有那麼多
整個倉庫的文旦都滯銷
落實農友都
蹲在水果旁愁眉苦臉
很鬱悶
覺得沒用 每年都這樣
都要丟掉了啦
而且過中秋節後
基本上一定賣不掉了
那時我
可以深刻感受到他們
常常每天一大早去
灌溉耕耘
去做這一些農務
結果卻
卻得到這種血本無歸
那我就開始想
那要怎麼辦呢
那時我真的
也找不到方法
然後是直到後來
回學校上課後
那時才驚覺
對喔
老師說寄email都不用花錢啊
馬上寄馬上到 非常方便
對喔
幹嘛不要說用email去賣呢
那個時候我記得
因為一開始寄嘛
不是馬上有回音
大概
等了三四天
竟然有公司回信
然後
那時候我就很興奮
我記得那一筆好像
他買了五箱
那感覺好像
比坐雲霄飛車還要刺激
還要開心 還要興奮
面對問題
解決問題
並且以實際的行動
幫助許多需要幫助的人
是沈姐姐給人的第一印象
而這一切的開始
就是那份在困境中勇敢突破的性格
因為小時候 童年
就是跟著父母親到處的擺地攤
常常
一大早四點多出門
然後趕著擺菜市場 早市
然後呢
擺完之後又要趕去擺黃昏市場
黃昏市場擺完又要趕去擺夜市
然後常常有時候
因為大日
還是有進香 廟會
比較熱鬧的活動
然後都要提前一天去卡位
常常也都睡在貨車上
早起就桶子
公廁啊
用洗手臺的水洗
簡單的梳理這樣子
應該說
看到隔壁攤的孩子
當然覺得大家都這樣
可是有時候看到
來跟我買東西的客人
他們卻可以很光彩的
比較光鮮亮麗的生活
小時候當然難免
還是會有點比較
還是難免會有一點
怎麼講
有一點羨慕吧
儘管生活清苦
但是沈姊姊並不為苦
反而更積極樂觀的面對
她不僅成績優異
更常常幫助同學
其實我有一個很核心的觀念
就叫做轉彎思考
選擇看到問題
解決問題
所謂的成功
並不是一條線直直的就到了成功
從零到一從來不是一條線
它其中會有無數的彎
而每一次的彎
每一次的轉
都成為生命的養份
因此
就在成功幫阿公阿嬤賣光水果之後
沈姐姐意外發現
身旁有許多的同學
因為家境貧困而無法補習
那其實轉個彎想
為什麼一定要花錢
那後來我發覺
我自己在網路上有時候都會找教材資料
就覺得很多資料好棒喔
免費的耶
然後又很有趣又可以學
可是
可是怎麼
很瑣碎很凌亂
所以我就轉念想
那我能不能把這些免費資料蒐集起來
然後重新去讓它彙編
就這樣
當時年僅13歲的沈姐姐
運用自己電腦的專長
創立了安安教學網站
幫助了許多家境貧困的學生
解決了他們課業上的困擾
所以我覺得
這個起跑點
讓我知道
原來我可以怎麼去用電腦去脫貧
去翻身 去創造 去改變
成功運用電腦幫助許多人
給了沈姐姐很大的鼓勵
她決心幫助更多的人
其實我很感謝
其實從小成長在雲林農村
那其實我覺得成長歷程望眼所見
真的所謂 一個臺灣兩個世界
是在眼前上映的
這一些左右鄰居都是老農 新住民
很多單親 隔代教養
每天這樣的寒暄問候
博感情
就會理解他們背後的故事
由於成長在偏鄉的環境
讓沈姐姐對於家鄉的許多情況
更能夠感同身受
譬如說
聊到他收成不好
或者價格不好
他們那種皺眉
或者聊到
他們覺得沒關係啦
孫子考試進步了
還是那個
今年賣好一點了
那一種燦爛
那種笑容 那種欣慰
純樸的人情味
讓沈姐姐一有空
就會回家看望這些長輩
那我很
最喜歡的一個阿嬤
就是她
就是在那個海邊
在挖蚵仔
然後她就
非常熱的天氣
她說
我問候說 會很辛苦嗎
她說不會啦
今天有收到紅包很開心
不錯啦
我就想說奇怪
又還沒過年怎麼會有紅包
然後後來
她才把她那個手套脫下來
然後她就伸出她的手掌
都是皺紋 厚繭
結果就看到她的大拇指
被刮掉一塊肉
在流血
然後我就嚇一跳
阿嬤妳怎麼流血受傷了
不會很痛嗎
她說 不會啦
你不是要看紅包
就在這裡給你看
然後她就很幽默的這樣講
我不知所措
就想說不會吧
流血怎麼會是紅包
然後她就說
因為你流血是被蚵仔刮到
那其實撿到蚵仔就可以拿去賣
賣了錢她的孫子就可以去上學
所以當下
當下她的笑容是一種
怎麼講
又
又尊嚴
然後又驕傲
然後又不把痛苦
她把痛苦當成禮物
把苦難當成是一個祝福
老阿嬤的故事
讓 格外的感傷
但是
她當時心想
一個學生能夠為他們做些什麼呢
每條皺紋都是一首詩篇
每個眼神都是一個故事
為了讓大家重視這群
位於偏鄉的弱勢族群
沈姐姐走訪全臺的大小鄉鎮
以鏡頭記錄下這些長輩
與在地的朋友們生動的笑臉
成功的引起了全國觀眾的注意
這是我拍攝的那個
草根臺灣臉譜
然後就設計成明信片
上面會有一些那種勵志的話
像是成功不一定打敗多少人
而是能幫助多少人
像這就
付出不是有限的施捨
而是無限的獲得
然後就搭配這些圖文
那我想對我而言
講再多道理
歸根究柢不過一句話
因為這是我們的家
如果我們不愛它
還要誰來愛呢
讓臺灣變得更好
不是靠一個人或一個組織
做很多事
而是靠每一個人
都做了一點點喔
非常感謝校長 主任 老師
我們各位岡山的同學
大家早安 大家好
如今
沈姐姐不但持續關懷弱勢
以一己之力投入公益
更遠赴全國各學校演講
以自身的經驗
鼓勵更多朋友
以正面積極的態度
克服逆境
大家記住
沈姐姐今天站在這邊
不是因為比別人聰明
也不是因為比別人有錢
更不是比別人漂亮
而是因為比別人怎樣
努力
非常好
我覺得
很酷
我覺得現在這種人特別少
因為大家都
為自己的利益
如果有一天
我有這個能力的話
我想要跟她一樣幫助別人
我覺得很有愛心
她對我的未來很有幫助
她引導了一些正向的
正向的人生問題
她是個很樂觀的人
遇到困難的時候
轉換思考
用不同的角度去想這件事情
你知道
那一天就是
在那個
東石
海邊的那一個學校
然後呢就是
學生聽完之後
然後她就揉一張紙條
她很害羞木訥
然後就那小妹妹
就塞到我的手掌
然後一直說姐姐你現在不可以看喔
離開才可以看
然後就很開心嘛
後來我就打開看
皺皺的
她寫在日曆紙上面
那種很薄的很傳統的日曆紙
然後她就說什麼
意思就是
芯菱姐姐
就是以前要幫媽媽去剝那個蚵仔
她都覺得很痛苦
好熱喔
然後就還會受傷什麼的
就覺得自己很可憐
可是她說
今天聽完故事後她才發現
原來她是幸福的
原來家人在身邊
原來剝蚵仔的時候和家人的相處
然後客人可以吃到那麼新鮮營養的
這個海產
她突然覺得她做的事情
很有意義 很有價值
所以我就完全沒想過
原來
就很蝴蝶效應般的
就是
你從來都不知道
你可能會因為一句話或一個動作
會在哪邊影響了哪個人 哪一個生命
在沈姐姐的故事裡我們了解到
儘管面對困境
沈姐姐卻勇敢面對
藉由關懷在地的活力
轉換為自己不斷進步的動力
我覺得每個人
都是自己人生的導演
素材早就在我們每天生活的周遭
但我們要做的
就是用心的去聆聽
蒐集 發現
然後找到你所熱愛的那一套故事
再也不是只聽別人的故事
而是去創造屬於自己
獨一無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