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教育心動線」107年第39集的「老師謝謝你─用閱讀翻轉弱勢孩子的人生導師」教師節專輯
「國際教育心動線」廣播節目107年第39集的「老師謝謝你─用閱讀翻轉弱勢孩子的人生導師」教師節專輯中,專訪榮獲103年師鐸獎的彰化縣鹿鳴國民中學楊志朗教師,以提升偏鄉地區學生的閱讀能力,翻轉弱勢孩子人生為使命,從課程內容精彩的規劃到自費為學生添購書籍,楊老師為偏鄉孩子奉獻教育愛的無私付出,深深感動了所有的家長及孩子。
觀看次數:696
閱讀完整講稿
國際的教育趨勢 全球的教育脈動 深入報導 深入分析 歡迎收聽由國家教育研究院與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共同製作的國際教育心動線 聽眾朋友大家晚安 我是謝若男 歡迎您在周一的晚上一起收聽國際教育心動線 有一位老師致力於學校的閱讀推廣活動 他用閱讀來疼愛我們的孩子 希望用閱讀來翻轉弱勢孩子的人生 這位老師呢在班級裡推廣閱讀 每個月還固定將薪水為孩子們添購書籍 同時呢帶領班上的小朋友 每天都要進行100分鐘的閱讀時間 從學校的課堂之間找出所有可能閱讀的時間 這就是我們今天在節目當中 來為聽眾朋友邀訪的彰化縣鹿鳴國中楊志朗老師 將帶領聽眾朋友一起來認識 閱讀是如何翻轉我們的孩子 在還沒有進行這樣的主訪談之前 歡迎聽眾朋友先收聽 由我跟登偉特地收集資料 整理的國際教育脈動 這個單元我們是為聽眾朋友來報導 國際教育的訊息 而是由教育部國際及兩岸教育司 還有教育部各個駐境外的機構 來協助我們蒐集整理提供相關的訊息 那麼由正在大學就讀的范登偉同學 來為聽眾朋友編輯播報 國際教育脈動 我是謝若男 大家晚安我是范登偉 今天的國際教育脈動單元 我們要帶著聽眾朋友一起來看看 高校計畫在美國跟德國的發展 目前在德國大學新興科系跟醫療健康發展的相關連性 還有呢在美國高等教育菁英學校 跟普通的大學 他們的資源落差的現象是什麼 當然還有美國教育研究所所發表的PBL計畫 全新的學習架構會有什麼樣的火花產生呢 好我們首先來看一看 這是美國高等教育菁英名校 以及普通的大學之間他們的資源落差究竟有多少 我們從申請的比例來看 最近美國年度的入學申請即將結束了 不過卻顯示出在美國高等教育的 貧富之間的鴻溝是日漸加劇的 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導就發現說 長春藤聯盟的八個學校錄取率不到15% 僧多粥少的情況之下 有越來越多的學生必須要提早決定 他是不是要進入到長春藤的名校當中 那麼錄取機會才會比較高一點喔 但相對來說資源比較少的一般大學 卻沒有達到招生人數的目標 他們不得不降低的學費來招攬學生 這其實也點出了高等教育的財務管理系統 招生的過程其實是有狀況的 登偉可不可以仔細的再幫聽眾朋友說明一下 現在因為資源方面的差別 因為在長春藤聯盟學校拿到比較多資源 導致名校日趨嚴重跟過與不及 招生現象是非常嚴重喔 不過最近卻出現了一些改革 招生的一些想法 其中一個提案是 每一個菁英名校來設立自己的招生標準 也就是說 菁英名校獨立招生 接著再把所有合格的學生 用抽籤方式決定入學學校 不知道聽眾朋友還記不記得 之前我們有講過在法國 他們也是用抽籤入學 可是這樣子可能好像會造成一些比較不公平的情況 另外也有一個建議是說 學生啊他們在高中時候 參加一系列大學水準的線上課程 根據你這個大學課程的表現 決定你未來進入某一些學校 而不是依據高中一些標準化的考試成績 不過啊我們剛講到抽籤的方式也好 還是這一個大學水準的線上課程測驗也好 這樣的招生審核過程啊 其實也讓美國高等教育的入學處境 還有出現蠻多問題需要去解決的 的確 這是美國的部分 接下來我們看看這是德國的大學 德國大學的目前有些新興的科系 跟健康醫療領域卻是蓬勃的發展 增加的科系啊 大部分都是以醫學啦還有醫療的保健為主 到底這個原因是什麼呢 根據最新的統計就發現 現在目前全德國有大約19000多的科系 比起前三年多了將近兩千個 這樣子明顯增加的趨勢 有一些科系還有一些不尋常的名稱 我們待會會介紹到 只不過這樣子的現象常常被德國的醫學 或是學術界被稱為叫做蔓生的雜草 太多了 但是最近的分析跟研究卻指出 這一些科系啊都有同樣的共通點 成長的科系大部分都是來自科技大學 另外新興科技當中 又以醫學或醫療保健的成長速度最快 最主要的原因啊是私立應用科技大學還有醫療照護科技 看見未來的市場需求 比方說人口老化 或者是壽命延長等等 這些醫學醫療保健方面都會應用到的 也因此才會產生的這一些新興的科系 台灣前陣子也有啊 很多科系都冠上科技 或者是傳播 改了很多的名稱 另外像是德國 德國的科系除了新興的醫學之外 他們也把傳統的科系 再加上一些新的花樣 跟我們很像 目的就是要做到科系的整合 現在科系當中 有多半的名稱都來自傳統科系的延伸 比方說旅館管理與服務系 還有資訊電腦經濟系喔 這些原本可以被拆解來上課的科系 現在把名稱全部大雜燴 全部融合在一起 資訊電腦經濟系 其實它可以分成三個系 對 好其實這個目的 它是希望學生在上課的時候也能夠做到科系整合 還有跨科目合併發展 那這兩項技能 對現在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因為這些全新的領域不會再follow 就是在遵守這一過去傳統學科的科系的分野 要打破傳統的整合發展 現在要提供多元化的科系授課 那麼這個也解決了有想要讀大學的學生 他們因為科系的名稱多樣性所造成的理解 還有選擇困難 我可能想要念經濟 同學想要修電腦 那雙主修的話其實蠻大的 所以如果能夠把這兩個科系合在一起的話 大學提供這個新興科系的選課地圖 讓學生對自己興趣還有專長 是不是能夠連結 有更深刻的印象還有說明 不過對於少子化的我們來說 好像在招生上也比較有利一點 如果三個名稱併為一個科系 有特色的話學生就會去唸了 接下來我們看看這是美國的巴克教育研究所 他們即將要發表PBL的學習架構 那到底什麼是PBL 我們請登偉跟聽眾朋友介紹一下 PBL學習法是一個以學生學習中心的教學法 最一開始的PBL學習法是說問題導向的學習法 老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 會以真實或者是虛構的問題作為核心 鼓勵學生透過小組討論 培養學生他們主動學習 還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同時達到學習的目標 之後慢慢轉變成為任務導向的學習 或者是成為專案導向學習 讓學生們在特定的專題之下 一起做研究還有設計 同時也學習如何跟他的組員來做互動喔 從各自的創意點子當中 來做學習 如何包容 如何去激發新點子 並且順利完成任務 對於學校來說 巴克教育研究所有助於在不同年級 還有學科領域實現PBL實踐的一致性 那麼也希望能夠支持學校 在自己範圍之內設計流程跟結構 來活用這個PBL的學習架構 這是從學校的層面來看 那如果用這樣的方式來學習 對學生產生的效果又是如何呢 好PBL他不僅有助於學生學習 在學術方面的知識 而且還可以更進一步的學習合作 還有批判性的思考 另外連創造力這些都是未來必須要有的能力 PBL就可以訓練學生面對生活當中 未來的挑戰 而且今年所發佈全新的PBL學習架構當中 必須要符合6個標準 像是公開成果跟方案管理等等 以加州的聖荷西中學來看 他們把七年級學生在操場做科學實驗的過程 拍成影片 準備要把這個奇異的現象來公開作說明 全程都是由學生來負責 這樣的模式已經大幅翻轉傳統教室 讓學生成為自己的主動學習者 這是我們今天在節目當中跟聽眾朋友分享的 關於美國的招生 還有在德國的科系的改變 以及相關的一些研究架構 學習架構的改變 對學生產生的相對影響 非常感謝聽眾朋友的收聽 請聽教育瞭望 國際教育心動線 今天節目當中 我們帶領著聽眾朋友一起來認識 今天的來賓 這位用閱讀來疼愛我們的孩子 用閱讀來翻轉弱勢孩子的人生導師 為聽眾朋友邀請到的是 彰化縣鹿鳴國中楊志朗老師 老師您好 各位聽眾朋友大家 今天談到了用閱讀來翻轉孩子 我們先想想老師一定就是 一位非常愛閱讀的大人對不對 在您的學習過程當中 是一路走來都非常喜歡 課外的閱讀也好 或者是課內的這個學業的學習也好 談談閱讀在你的生命當中 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聽眾朋友大家好 我來自於鹿港的偏鄉 我們學校位居鹿港海邊 我叫楊志朗 是民國86年開始在我們班推閱讀教育 為什麼有這樣的一個起心動念 想要在班上推廣閱讀呢 其實說句坦白的 在偏鄉裡面要找到孩子喜歡讀書的 倒是不多耶 那我在想說 如果可以讓孩子在我的國中三年 能夠有一個帶著走的一輩子的能力 那該是多好 回家再不用看3C產品 再也不需要上網 看電視 讀漫畫 那我想說一個國文老師 如果能夠翻轉小孩子的想法 不要再與3C產品做朋友 那該有多好啊 我在想說 如果的小孩子能夠彬彬有禮 能夠有禮貌 重視品格教育 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 那這個就是老師最引以為傲 感覺到非常安慰的一件事 所以我就想說 能夠用什麼樣的方法 讓孩子變成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呢 我想用閱讀來教學是最快的 這也是相當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因為在現在的環境當中 我們孩子常常被這個影音的產品所吸引住 老師要開始啟動閱讀 所以要有他的一個機會 我們先來談談您班上的孩子大概有幾位呢 今年剛好畢業喔 剛好是30個 體育班 所以是從一年級帶到三年級 所以從一年級就開始這樣閱讀 要引起孩子們對於閱讀的喜愛 其實我們要來了解一下 閱讀其實對我們一個人的影響到底是什麼 閱讀可以帶來一些什麼樣的一些 我想說是功能有好 說是潛移默化也好 老師你覺得閱讀的重要性 先跟聽眾朋友說明一下好嗎 我想閱讀最重要的還是增廣見聞 然後能夠通情達理 對於我來講 變化氣質是比較直接的 對於國中的孩子當然能夠開拓他的視野 然後面對他聯考的困境 我覺得這個是我們可以期待的 所以有閱讀有這麼多的一些好處 我們都希望我們的孩子能夠親近我們的書本 但是閱讀其實廣義的來說 他可能是紙本的閱讀 也可能是閱讀生命 閱讀人生這本大書 所以呢要推廣 他其實不只是紙本上的閱讀而已 那在國中要來推廣 老師會以什麼樣的方式 想要開啟 一定有您的閱讀推動的計畫 我覺得最主要就是還要選擇 適合學生的 選擇適合學生的好書 或是學生會有興趣讀的書 讓他們能夠先接觸到書 這是最重要的 第一步要先從選書開始起 書是最好人手一本 是用班級的套書的方式 因為我們知道 您把薪水的一部分都捐做買書跟選書 那你怎麼樣來選書呢 我基本上我會常去逛網路書店 或是到坊間的這個書局 我不定時的本身就是一個愛書人 那我就每個月會掏幾分之幾的薪水 可能是一萬塊 可能是5000塊 可能3000塊 可能是20000塊 來跟孩子買一些適合他們的書 什麼叫適合他們的書 這倒是老師要做功課的 你做的功課是什麼 大概就是我每個禮拜就是去報到 或是去看一些新的書訊 那我自己要很努力的去做這些功課啦 然後在書局裡面閒晃啊 然後能看看從小學三年級到高中三年級的書 我都要去涉略 唯有老師喜歡書 孩子才會跟著老師來學習 你剛說從小學三年級到高中三年級 範圍其實比較寬廣 因為您在國中 是七年級到九年級 為什麼這個range抓得比較寬呢 因為我們現在是常態編班 再加上現在我帶的是體育班 所以程度參差不齊 有得是很強的 他閱讀力可能國三就到達高三的程度 有小孩子他可能跟不上 他可能什麼只能讀讀注音版的 少年版的 幼幼版的 都有可能 我要讓每一個閱讀都適合每一個孩子 好用心喔 程度或深淺廣度跟深度重新做一個挑選 種類應該也是不偏食吧 各種種類都要選嗎 基本上我一開始比較不熟悉 到底小孩子適合讀哪一類 因為我是一個國文老師 那國文老師還是會選擇比較適合自己的文學類 文學作品 但是我們的校長 他覺得自然科學的 數理的 社會的 都要去涉略 所以我要下足了很多很多的功課 這功課有時候會壓得我喘不過氣來 你光要了解這個各類型 要做一個選書的一個類別和類型來了解 那光是你看國英數科學自然社會 他就是大類型 大領域 還有分程度 可能還有中文英文版本 又是不同的 或者是圖文的比例 有的是純文字 可能您會有帶到一些圖的部分 所以要涉獵的非常的多 尤其是在雜誌的部分 其實我對於除了文學之外的 我其實是真的很不熟悉 但是為了孩子 我必須要主動去學習 所以也會跟其他的領域的老師做交談嗎 會 尤其我都會跟親子天下的那些主編群 或是天下雜誌那些主編群 我跟他們討教 我畢竟我的時間有限 然後呢我要挪出這麼多的時間來 照顧這一個照顧那一個 其實大概我的時間都被閱讀佔滿了 而且還在帶領孩子進行閱讀活動 很多的互動對不對 真的很花時間在做這個部分 光是在選書上 另外 其實在老師也運用很多很多的搭配 希望吸引孩子們注意 這個部分我們也知道老師非常的用心 比方說 老師就準備了很多我們流行歌曲 或者是有小朋友很喜歡唱的歌曲當中 帶領孩子來認識歌詞 所以這個部分我們是不是特別 請老師來跟聽眾朋友分享一下 其實我本身就很喜歡聽歌 尤其面對單身的我 偶爾聽聽情歌 對我來講 是一種心靈上的慰藉 再來國中生他們最喜歡就是哼哼唱唱 我認為如果可以把一首流行歌曲 當作一首美麗的新詩 孩子再有旋律搭配的話 會唱就會寫 會寫就會唱 然後呢 而且孩子還可以朗朗上口 哼哼唱唱 面對面的後半段的孩子 他會認為我識字不多 但是我知道怎麼樣唱周杰倫的 蔡依林的 辛曉琪的歌 在之後教他們背誦 其實這個對國文的造詣來說 其實是一個可以有莫大幫助的地方 那也會搭配我們國文科的相關的課文內容嗎 是啊是啊 比方說我們來舉一個例子 紅豆生南國 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採擷 此物最相思 我就是搭配王菲的紅豆 然後江蕙的落雨聲 來搭配思鄉的情感喔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這些都很好 大家朗朗上口 所以在搭配古詩跟現在的流行歌詞 中間有些意境上或議題上 比方說情歌 孩子在這樣一個國中的年紀 對於兩性議題或者是對於情歌的表述 他們是非常有興趣的 所以你也會做這樣的搭配 引起孩子的興趣之後 要再去認識了解嗎 是啊因為我覺得一首流行歌曲 只需要花他們3分鐘到5分鐘 孩子其實他們平常的升學壓力是很大 如果我們能夠撥出短短的5分鐘 帶領他們唱天唱的歡天喜地的在那邊享受 enjoy在旋律裡面 其實這個叫做閱讀小品文喔 流行歌曲我都說是小品文 同學們在經過陶冶之後 有沒有想到 我自己也來作詞試試看 倒是我們班會把流行歌曲變成一篇小小的小短文 把他加加一些句子裡面進去 就曾一篇簡短的作文 所以可以延伸出來成為作文 所以老師用這樣方式帶領著孩子 他們比較不排斥了 唯一會抱怨的就是 為什麼沒有放最新流行的JJ的啦 或者是周杰倫的啦 或者是楊丞琳的 為什麼老師幫我拿黃鶯鶯啊 張信哲啦 辛曉琪 他們這些都不懂 老師你更新不夠快 是老師喜歡的這個年代的 然後那個情歌出版的太多了 所以同學們會有不一樣的聲音出來 老師也會鼓勵他們自行創作嗎 會 所以下次真的希望有機會也能夠聽到 同學們的創作歌曲 沒問題 這是一個引起興趣的方式之一 還有其他的方式是老師常用的嗎 其實我會請他們搭配名家偉人傳記 名家偉人傳記 我們說歷史是名家偉人的傳記 傳記是名家偉人的歷史 我們台灣啊 小孩子需要品格教育 如果他們能夠讀讀 這個陳樹菊阿嬤的不凡的慷慨 我們就可以體會到 為什麼阿嬤呢 能夠對自己這麼的辛苦 可是呢她卻能夠捐出2000萬來 照顧我們的社會窮苦的孩子 窮苦的家庭 那麼從穿越時空 當我遇見陳樹菊的這一段對話裡面 孩子呢要能夠來跟陳樹菊阿嬤做十句經典的對話 Q&A 問陳樹菊阿嬤妳為什麼要捐2000萬 阿嬤怎麼回答 這個小孩子就要自己來口述啦 阿嬤裡面的書 我們就可以發現道 阿嬤說其實幫人的這種快樂 一般人是不會了解啦 所以她認為當我在造福別人的時候 就是自己是快樂的 是 所以要穿越時空來一個經典的對話 Q&A這樣的一個對話的方式 對孩子的能力 不管是語文的掌控 或者是閱讀來說 他是不是有特別的一些含義 或者是一些能力的養成呢 其實我最在意的這些名家偉人 她的人生當中已經有特別不一樣的逆境 或是意志力 或者是呢 他人生帶給他不一樣的 啟迪的時候呢 我們做小孩子的 一旦遇到的問題 我是不是可以想像說 如果假設我們是希特勒 假設我們是賈伯斯 假設是我們是梵谷 當他遇到困境的時候 他們會想用什麼方式來解決呢 這就是我想要讓孩子學習到的 所以閱讀人物他也不是 可能是當代 也可能是古代 都有可能 也會穿越世界各國 所以視野也不一樣 找他很喜歡的 很感興趣的一個名家偉人就可以了 這樣的書籍也是老師來選擇而且購買 都可以啦 所以你們班的教室佈置可以想見 是非常特別的了 大概有5000本書 教室裡面就有5000本 簡直就是圖書館 所以待會也可以來分享一下 怎樣在管理上跟運用上 怎麼樣建立起一所屬於班級的圖書館 經過了老師講到了這個書籍的選擇 和怎麼樣有興趣的方式來帶領的同學們 是不是也能夠引起我們所有聽眾朋友的關心和注意呢 如果你也想在班上經營這樣的一個閱讀的氛圍 到底應該如何做呢 我們在下一節當中 繼續請今天的特別來賓楊志朗老師 讓老師跟聽眾朋友分享 國際教育的焦點話題 專業多元的國際視角 請聽教育瞭望 國際教育心動線 今天在節目當中 特地為聽眾朋友邀請到 彰化縣鹿鳴國民中學的楊志朗老師 在節目中跟聽眾朋友來分享 我們怎麼樣用閱讀來翻轉孩子的人生 那麼閱讀他的重要性和選擇書的方式 以及呢用什麼樣的方式來帶領著孩子 提高他們的興趣 但是很重要的 時間仍舊是一個我們要考慮的元素之一 老師您希望同學們 能夠大量的閱讀 喜愛閱讀 可是我們就要找出閱讀的時間 我們不能說一本書給他 讓他自己去讀 所以老師怎麼樣來分配和規劃 您希望帶給孩子的閱讀活動 其實我每天是屬於早出晚歸的老師 那是因為我單身 單身時間都特別多 晚上睡不著 就白天就早早起床 偏鄉的家長最能夠放心的就是 把他的孩子交給我 然後所以呢 我每天基本上都會固定 請孩子6點45分就到學校來 很早耶 現在正常的到校時間應該是7點半 所以6點45分孩子就進教室 然後大概是晚上6點鐘再走 中間我會安排學生大概100分鐘的零碎時間來閱讀 100分鐘 不是完整的100分鐘 零碎時間 好那看看孩子一天的閱讀時光 那大部分我6點45分到7點20分 我會給他們讀英文繪本 剛說的圖文並茂 這個對於偏鄉的孩子 對於英文的提升是很重要 是那早自習我們班是不考試 要聽英聽 你會發現我非常的重視英文的語言能力 再來 我們鹿鳴國中有導師的導讀時間 5分鐘我 們學校的正規課程10分鐘 叫晨讀10分鐘 再加上我們全國唯一所跟其他學校不一樣的地方 就是我們每一節課 課前都有5分鐘的預備鐘 哪一天有八堂課 就有濃縮了40分鐘的課外讀物的時間 來跟孩子一起來分享 他們讀散文讀小說的時間 再加上寫完考卷的零碎時間 還有他們打飯菜的時間 我們是要讀人間福報 打飯菜的時間 我們學校還有自習課 還有我們開的社團課 還有我們5點過後 我陪孩子讀了45分鐘的課外書 再放他們回家 聽起來是不是很不可思議 當我們都在喊說課業壓力很重的時候 還找出時間來閱讀的時候 老師整整找出了一天就有100分鐘的閱讀耶 難以想像 前面我知道早到教室是可以的 這一塊時間比較完整 週一到週五都是來閱讀英文繪本嗎 對 我們是固定的時間作固定的事 所以這個功力是每天累積的 是用朗讀的方式還是各自閱讀的方式 各自閱讀 各自閱讀的同一本書 沒有 還是不同 就是時間在這裡空間在這裡 就是我們坐在教室裡各自閱讀 是 靜默的閱讀 各自閱讀他們喜歡的 然後早上早自習的英文雜誌 英文雜誌是全班統一的 全班統一要聽 對 英聽的部分 這已經到七點40分了 所以一個早上就有好長好長的時間 接觸英文 是 這個部份孩子會有一些排斥嗎 就是一開始的時候 一開始他們都哇哇叫 因為她們本來就沒有這個習慣做閱讀 可是換句話 換一個角度來想 國中不就是一進教室就要考試嗎 以前都是這樣 假設今天突然我進來我班上 講我們今天不考試 我們今天來讀你喜歡的課外書 孩子會不會歡呼聲 所以妳看嘛 我是比較不喜歡用考試領導教學的一個老師 反而用閱讀來代替 所以慢慢孩子就讀著讀著 讀出了的滋味了 然後他們的程度也會在潛移默化提升 孩子可以在這個部分 屬於他自由閱讀的 去找尋適合他程度的 對因為我英文閱讀有分等級 第1集到第4集 不同等級的學生讀不同的英文書 我是認為說孩子要喜歡去碰書比較重要 而不是告訴他 你要閱讀測力 閱讀的方法 閱讀的角度 閱讀的什麼各個面向 當我把這些東西說完的時候 時間都到了 所以我覺得他們應該要找自己喜歡的 才能夠享受 才能夠吸收 所以這個主動的心是老師很講究的 希望引發給孩子主動想要閱讀的一顆心和習慣 接下來我們看 老師導讀時間 因為老師是導師 這個可以掌控時間 升旗也可以減少升旗的時間 升旗講的話都是一樣的 千篇一律 所以這個時間也可以挪出來 還有一個 我剛剛很好奇 你說是全國獨有的預備鐘響五分鐘 這是怎麼回事 不太了解 以前五分鐘的時候 大家都覺得五分鐘要趕快叫老師進教室上課 可是我們學校認為 我們不禁做 我們鹿鳴國中在全國是非常有名的 那個晨讀10分鐘的學校 還有閱讀的領航學校 所以我們學校特別開發了 在上課之前有5分鐘的預備鐘 叫小孩子把下課的時間縮短 然後把這個課外讀物的時間延長 那每一節課我們就整出了5分鐘 讓孩子能夠跟老師一起讀一則散文喔 所以跟下堂課 假設我是社會課的老師要進來教室了 所以同學已經在位置上 已經朗讀了一篇散文 這個心也可以靜下來 所以他學習的氣氛反而更好 因為匆匆忙忙 從操場上跑 跑回來 喘氣五分鐘 然後東摸摸西摸摸五分鐘 所以這真的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但是內容呢 都是要老師準備了 你說五分鐘的教材內容 都是給學生自由的閱讀 自由閱讀 然後也是不需要出聲的朗讀 就他安靜地看 對 晨讀十分鐘是共同的閱讀嗎 是我們全校的正規時間喔 喔這是正規時間 那是在各班進行 然後教材內容 也是一樣讓學生FREE的 所以學生有很多自己選擇的時段 所以這部分老師要準備 我們學校最主要是我們提供大量的課外書 而且我們學校把圖書館的課外書一半以上 都是放在每一個班級上的喔 所以我們的班級套書不是都是放在學校圖書館 而是放在各班裡 對我們學校認為說讓孩子最快的方法去取書 這個就變成我們有一個大圖書館 有30個小圖書館 分館 這個概念非常好 非常有趣 節省了孩子進入到圖書館的時間 借閱可能又等不到這本書 太好了 他這麼親近 隨手可以拿到的地方 所以我們學校的校長最辛苦 他都要每一學期每一學年都要去外面募錢 來買書 這麼多的書耶 老師也是捐了好多薪水 在幫助我們孩子買書 花每個月薪水有六分之一 從早期三千塊 到目前的一萬塊 再加上爸爸媽媽有支持到一萬三千塊 兩萬塊三萬塊我都會買 好感動喔 當你們班的孩子好幸福 所以你看這麼用心 為孩子準備一個閱讀環境 是這麼的重要 好那進入到寫完考試 還要零碎的時間 我真是難以想像 其實這個我是要拔尖 甚麼叫拔尖 就是一份考卷寫完 平均有18分鐘的時間 對於前三名的小孩子 他寫得很快 所以不要發呆 不要睡覺 他就會斯巴達式的拿雜誌出來看 是可以的 所以他可以先交卷嗎 對是啊 然後他就可以安靜地拿雜誌來閱讀 太棒了 這是彈性的一個做法 反而鼓勵了我們孩子 可以運用零碎的時間 難以想像 接下來 該吃午飯了吧 打菜的時間可以閱讀的 我們鹿鳴國中的打菜時間這段時間有30分鐘 我們全校都努力在推讀人間福報 是 為什麼特選人間福報 因為它是一個讀起來讓人覺得溫暖倍增 然後有溫度的一個報紙喔 而且都是良善的報導 我覺得孩子需要這方面的報導 他也兼容了品德教育在裡頭 這樣的方式是自由閱讀嗎 我們是自由閱讀 所以將近有八分鐘的時間 吃飯配好的文章喔 精神食糧跟物質食糧都吃到 這個午餐打飯菜的時間也可以閱讀 那接下來就是正常的課堂時間 放學以後 有一個數理課 就是專屬於數理課的時間嗎 5點到5點45分 等於一節課啦 我會很努力的告訴他們 放一些dvd的片子 Discovery 動物星球的片子 然後帶孩子了解不一樣的大地的世界 我想有一些影音也是必要的 影音它也是可以看到 什麼動物長成什麼樣的情況 什麼樣的科技到底長成什麼樣的情況 孩子還是要親眼所比較好 當然 這是閱讀各種的種類 可以是與紙本的 可以是影音的 可以是RADIO的 有很多的方式只要你有這顆心 就可以找到各種各式各樣的方式 還有人說要閱讀一下空氣 我們現在空氣氛圍非常的好 因為整個都沉浸在一個閱讀的領域當中 可是很重要囉 回到家裡 這樣的一個習慣難道就停下來了嗎 老師是不放過的 回到家裡怎麼辦呢 回到家裡我是不給孩子做功課 他們的國文作業就是閱讀 20分鐘就夠了 我認為床頭書很重要 為什麼他們會相信有床頭書這件事情 因為早期孩子住在我家 很多小朋友可以住在我家 因為很多窮苦的孩子 選擇住在你家 不過基本上他們最近這幾年 都是直接在我家吃飯跟陪他們讀書 他們就自己回家 每個孩子來我家都知道 我有床頭書放在枕頭下面 我會躺在床頭那邊看自己的書 我都提倡床頭邊有一本書 助你睡眠20分鐘的書 所以在家裏面我也是鼓勵孩子 把閱讀變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帶回家 第二個我也跟孩子的爸媽講 每天要傳出10分鐘的時間 來做親子共讀加共寫喔 這個就是把閱讀帶回到家庭 那最後呢 我要提倡每個家長每天要給自己10分鐘 叫我的家長晚讀10分鐘 給自己 給孩子做一個榜樣 所以早上在學校有屬於孩子的晨讀10分鐘 晚上可是父母親的晚讀10分鐘 到底如何進行 我真的很好奇 這些爸爸媽媽他們是如何來跟老師配合 最後化為主動 然後跟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也有所改變呢 我們休息一會回到節目當中 教育觀測站 國際教育心動線 今天我們邀請楊志朗老師來跟聽眾朋友分享閱讀 怎麼用閱讀來幫助我們的孩子 用閱讀來翻轉我們的人生 我很好奇聽眾朋友 不知道您最近正在看的書是什麼呢 多久沒有看書 或者說 一天用多少時間來看書 您的床頭也有一本您喜愛的書嗎 楊志朗老師帶著聽眾朋友 帶著他們班的小朋友 每天100分鐘的閱讀時間 不僅僅是從早上6點45分 進了學校的教室開始起 放學回到家這一段 我覺得才是讓我非常感動的 因為老師還有去負擔起孩子在家庭裡的閱讀行為 閱讀習慣 最重要的要來跟家長做溝通 老師是不是分享這個部分 其實我認為教育要成功 親師生任何一方面都不能少 那我一直認為 偏鄉的孩子他更需要父母親的關愛 所以我認為再忙都要陪陪孩子 怎麼樣陪 用閱讀來陪 你不覺得是最快最輕鬆最溫暖的一種分享 沒錯 最美好的 那我要怎麼讓家長願意來 讀個10分鐘 他每天忙都忙死了 而且我們班的家長有人在養鰻魚 有人要出海捕魚的 很辛苦 所以我就是每年會募一千本書 給全校的家長 全校還不是只有你們班 然後呢 我們班的家長 我還再精挑細選 適合他們的 像賞識你的孩子 怎麼樣培養孩子的挫折忍受力 競爭力 責任感 這些書送給班上的爸爸媽媽 我只要他每天陪10分鐘 跟孩子一起來交流 你剛剛看了什麼 這樣子的教育方式好嗎 我們看到這個作家呢 告訴我們責任感就是要自己出發 你覺得這是要由你來出發 還是爸爸媽媽媽教你呢 這樣的對話 我想對孩子的教育 是最直接最正向的辦法 所以在學校的家長會或者家長日學校日當中 跟家長做初步的溝通 是 我開學的第一天 就把全班的家長找來 告訴他我要怎樣做親子共讀加共寫 還有怎麼樣來做這個傾聽 怎麼樣來做閱讀 怎麼樣來做感情的交流 我都跟爸爸媽媽講 一個步驟一個步驟來帶領 一開始其實是眼淚交織 家長們都謾罵聲不斷 就說我工作已經很忙了 老師你還給我孩子作業就算了 自己還有作業 對 沒想到家長也要陪著孩子來上國中課程 其實那時候我是非常痛苦 這樣子喔 每天幾乎躲在房間裡面自己偷哭 為什麼家長不願意蹭出十分鐘 給你自己的孩子 讓自己的孩子能夠進步 讓整個家裡面的溫暖 能夠覺得很溫馨呢 我一直不懂 可能我現在是單身吧 所以我後來就用了我的努力 大部分國一都是罵小孩不認真 到國二他們覺得有免費的書可以看 又可以每天跟孩子相處 坐在一起十分鐘 尤其是男生的話 跟媽媽坐在一起那很神奇喔 爸爸如果跟女兒坐在一起 好溫馨感人 平常叫女兒過來 女兒都不理她 轉頭就走 大概就兩個面對面 就是手機 開始了從一開始不接受 甚至冷眼旁觀 有怨言出來 是到二年級 慢慢可以享受這種滋味 到三年級他就會感激感恩 好感動喔 這是老師真的要流下眼淚 可是這時候留下的眼淚跟一年級流下的眼淚 是截然不同的 其實如果我能看到孩子是在爸媽的疼愛之下長大 這就是我最大的安慰 有多少單親的孩子 他需要這一份加倍的溫暖 因為他只有一個爸爸或一個媽媽 所以這個單親的爸爸是不是要給他加倍的溫暖呢 那我相信 再忙都要陪陪孩子這句話 是有道理 我們藉由閱讀的推動 給孩子的愛不能等也不能少 所以老師都完全幫他們準備好這些閱讀的材料 家長所要做的只是花一點點時間 來陪伴孩子 我們一起共讀 共讀這件事情的確是非常美妙的一件事 而不是你想跟孩子說一些 可能教導他的話 訓斥他的話 其實反而藉由這個 我們眼睛看到文章內容來做一個 他甚至是一個很好溝通的媒介 對我都說 改變昔日偏鄉教育以暴制暴的家庭管教 所以家庭觀念也改變了 教養態度方式都改變了 對啊因為我們人生學習有限 但是我們要活到老學到老 身為家長的也同時要進步 他的進步就是來自於孩子的幸福 所以家長要知道我怎麼樣跟孩子來溝通 就藉由閱讀 人家名家能夠告訴他 怎麼樣做 不會傷到孩子的自尊心 不會傷到孩子的這個挫折喔 然後能夠慢慢提升 在他的心裡面呢 是感覺到爸爸媽媽真的好愛好愛我 那我為什麼不把我的困難說出口 所以讓孩子可以實際的感受到那份愛 藉由這樣的閱讀 親子共讀的方式 可是老師最後還開了一個功課 這個是爸爸媽媽要晚讀10分鐘 這個內容跟共讀的部分是相同的嗎 不一樣 這個是爸爸媽媽自己讀自己成長 第一份發想就是 松山真之助的晨讀30分鐘 上班族人生真甜美 這個一本書 然後再來就是 賞識你的孩子 這兩本書我給孩子 這是家長晚讀的功課 他們發現 原來以暴制暴確實是有待商榷的 唯有用愛用溫暖 賞識我的孩子 我孩子在讚美之下成長 這才是人生最大的快樂 老師在這樣的帶領之下 進行到現在 每天的100分鐘呢 有幾年的時間呢 17年 我們的孩子已經 最大的已經畢業了 他們在生命中 和在工作 在人生的職場上 有沒有在回來跟老師分享 閱讀這件事情改變了他們的生命的故事呢 當然有啊 我還記得我40歲的生日 這兩個孩子他們要騎摩托車 帶我到八卦山去看夜景 其中有一個孩子就是 他跟爸爸的關係不太好 只要呢兩個父子有的口角 爸爸就會拿筷子丟他 會拿菜能摔到他的臉上去 那這個孩子他大概就知道 我今天晚上要睡浴缸 就是因為這樣子 所以孩子在睡浴缸的同時呢 他就會打電話給我說 老師我今天又在廁所裡面過日子 慢慢慢慢的 我就一直覺得 這個孩子為什麼他的親子共讀 永遠都是跟媽媽 那我就知道了 原來是爸爸沒有時間 或是沒有心力 或是是兩個之間就是合不來 爸爸都說我跟著孩子八字不合 不斷不斷的打電話 叫爸爸要陪著孩子做功課 爸爸都說我要看八點檔啊 我哪有時間陪你 這孩子就流下眼淚那你去跟電視結婚好了 你不要生下我 一次兩次我跟這個爸爸講 這個孩子的好 我教導這個孩子要求爸爸能給他10分鐘啊 爸爸最後一次終於同意了說 爸爸 我們老師都會有念父子之間的親子共寫 為什麼只有我沒有 那你願意給我10分鐘嗎 我很愛你耶 對於一個男生能夠這樣講 不容易耶 我愛你耶 自己跟爸爸說我很愛你 請你給我十分鐘 我給你我的幸福 爸爸同意了一次 我寫我的 寫完之後丟給你 你寫你的 爸爸有點害羞要自己寫自己的 不過這已經是父子兩個能夠坐在一起 之後他跟爸爸的關係真的好的非常多 孩子怎麼樣講掏心窩子裡面的話給爸爸 跟爸爸不要一直都是吵架 如果吵架可以解決事情 固然好 但是如果我可以用愛的語言來代替吵架 那其實效果是一樣的 為什麼不用愛的語言呢 所以這件事不僅僅只是閱讀了 他包含了親子之間的對話 溝通的方式 聆聽 甚至到最後其實 我們看到很多的家長們都做了很多很多的改變 我相信很多家長一定也把他們感恩的心 也希望跟老師分享 長常這些孩子或這些媽媽到現在還有跟我聯絡 我跟他們講 假設有一天老師老了 你們切記要帶老師去看醫生啊 這些都是你可愛的孩子們 他們都私底下叫我小爸爸啦 是真的是 在心靈上在生活上在能力上都提點著他們 帶領著他們 所以閱讀這件是真的能夠讓一個孩子翻轉過來 老師您看看 您在十七年前就開始做這樣的事情 到現在我們看到孩子的改變 那閱讀對於其他學校來說 其他的教師或其他的老師來說 也想這樣推行的時候 他們可能會遇到的一些可能的困難點 我們是不是也能在這裡稍微提醒他們 我覺得困難是一定有的 尤其現在教育的環境沒有那麼好 氛圍也沒有那麼好的情況之下 我覺得老師你要堅持做對的事情 我們一定心中要一個理念 我們要成為孩子心目中的貴人 我們就不應該輕易的放棄 我們任何一個孩子 其實呢你當你受挫的時候 我們就是用閱讀來療傷 一樣的道理 孩子受挫 他也可以藉由自己找適合他的書來療傷 這不是很好嗎 因為畢竟老師不可能跟著他一輩子 真正能夠跟著他一輩子的是書籍 所以用閱讀來做一個非常好的療傷 他不只是知識的增長 或者是能力的增長而已 其實他是我們一輩子最好的朋友 心靈的慰藉 老師您看中分享這件事情 因為我們知道 除了閱讀之外 他進到我們的內心 其實它分享出來 不管是用寫的用說的 用任何的表達形式 那你為什麼特別看重這個部分 分享知識 我覺得你讀的這麼多 最主要就是要把這些良善的部分 落實跟別人說 他的好 然後呢我認為書讀再多 倒不如就是落實在生活的部份 落實最快的方法就是 你跟人家分享閱讀的良善 解決的能力 面對的困境 還有閱讀的喜悅 你這個就是一種小小的火花 可以去影響別人的 怎麼樣其他的老師可以看到呢 老師有出一本書 對 叫記得這堂閱讀課 我的除了一本書賣得非常好 所以這裡面就記錄了你跟孩子的閱讀活動 在這樣的過程裡面 看似我們聽到 老師為同學們做的許許多多 包含金錢的 包含生命的 一個帶領 老師您自己從這件事情的收穫又是什麼 其實我常常會認為孩子心目中有我 對我來講是幸福 如果他還有別人的存在 也就是我會帶領孩子去做很多 他在閱讀吸收完之後 一些工藝 或者是一些愛心的事情 到啟智院 到老人院去 然後看到他們能夠把它落實在行動裡面 然後呢來幫助別人 對我來講這是一個非常難能可貴的一種品格教育 所以他不只翻轉我們孩子的人生 也翻轉別人的人生 也翻轉了志朗老師的人生 是啊是啊 謝謝志朗老師在節目中分享這麼美好的故事 謝謝你 謝謝各位聽眾朋友 也感謝所有聽眾朋友的收聽 歡迎您在每個禮拜一的晚上六點05分 按時收聽我們的國際教育心動線 祝您晚安
影音檔案播放路徑
-
mpd
-
m3u8
會員功能選項
請先登入會員,方能使用該功能